随着建筑工程跨度越来越大,预应力钢绞线束的长度也越来越长,张拉施工时较易出现断丝、滑丝、实际伸长值不足等问题,对整个结构质量和施工工期起着越来越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其预应力施工质量应提高到一个特别的位置,选择正确的施工工艺和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预应力施工质量。
预应力钢绞线在线束张拉时为达到设计的预期的应力值,需要采用张拉力控制、伸长值校核的双控措施,当实际张拉力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伸长值的偏差应在-6%~+6%范围内,且每束钢绞线滑丝或断丝数控制为1丝、每一截面的滑丝或断丝率不得大于该截面总钢丝数的1%。在钢绞线长束张拉与锚固时,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个别钢绞线滑丝、断丝;随着钢绞线束长度的不断增加,实际伸长值偏差呈现由正值向负值变化的趋势,因此,束长越大负偏差值也越大,甚至超过了-6%的允许负偏差。
钢绞线滑丝的原因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有:钢绞线黏附有油污、泥砂或灰浆;钢绞线碰到了电焊火花或者作电焊机导线用,导致力学性能改变,锚具夹片受热后失锚;夹片与锚板的锚孔之间有灰尘或其他夹杂物;喇叭管内有毛刺或混凝土残渣;限位板的限位槽长度大;喇叭管末端与波纹管存在折角,两者连接不顺直;锚板、夹片硬度不足不匀产生变形;卸荷回油过快过猛。滑丝一般在锚固时或锚固后20min 内发生,有时在张拉过程中或张拉结束后半天至一天内发生。张拉完成后应及时从钢绞线上标示的醒目标记或锚固前后的钢绞线外露长度,判断钢绞线是否出现了滑丝,如发现整体滑丝,应更换工具锚夹片或限位板,再对钢绞线束进行补张拉,如果回缩量比较大,很可能工作锚夹片的性能不合要求或受到了损伤,需对钢束作退锚处理,查明原因后装上新的工作锚夹片再重新张拉。如有个别钢绞线发生了滑丝,可采用 YDC240Q 单根张拉千斤顶进行补张拉,或退锚处理后装上新的工作锚夹片重新张拉到位。